《如何吸引下一代进入印刷行业》调研报告之二

2019-11-05      阅读:873

印刷行业是社会消费形态最客观、最真实的反映。中国消费正在历经由初级衣食住行的实物性消费、中级品牌及奢侈品的炫耀性消费向高级健康教育的无形消费转型,商品的去品牌化,提升产品品质和个性化已蔚然成风。改革开放40年来,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引领着印刷行业的变革与创新,中国在亦步亦趋的学习模仿中逐渐成长和成熟。中国若要成为未来印刷的引领者,只有不断吸引更多才智双全的年轻人加入,推动创新印刷人才的凤凰涅槃,使人才成为支撑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真正把握住印刷行业发展趋势,让中国印刷业健康有序发展壮大,进而使中国成为印刷强国。


《如何吸引下一代进入印刷行业》 调研报告是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PEIAC)和美国印刷技术协会(APTech)联合组织,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共四所高校联合承担的中国区域内的专题调研活动,调研地域遍及中国印刷行业典型区域,人员涵盖目标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人员。


印刷行业认知分析

印刷行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球化与市场化程度高,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及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目前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垄断了印刷行业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始终引领着市场与技术发展,而其他国家主要承担着传统印制加工角色。中国印刷随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容量迅速上升,发展势头突飞猛进,正在形成一个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中心,兼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经济体系。而吸引人数最多、受教育程度最高的“90后、95后、00后”年轻人进入行业,已成为印刷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和突破的关键问题。


1.印刷产品认知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年轻人群了解部分印刷品及其使用程度,与从业年轻人群的了解程度与使用频率基本一致,即范围广泛且了解熟悉(如图6所示)。其中,了解程度最高的印刷品是图书(91.4%)。非从业人群认为未来书籍、银行/金融报告、信用卡/物业账单、商业/医疗表格将存续更长时间,而型录、报纸、杂志等印刷品将存续较短时间(如图7所示)。同时,普遍看好印刷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即时性、信息密集性的应用前景。从年轻人群对常用印刷品的喜好来看,总体上偏爱图书、现钞、饮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烟盒5类印刷品。其中, 26-29岁人群偏爱图书,现钞,杂志、期刊,饮品包装和烟盒;20-25岁人群偏爱图书、现钞、饮品包装、文化用品和日化包装;15-19岁人群偏爱现钞、图书、日化包装、文具盒、烟盒、饮品包装和证照。人群越年轻,化妆品包装、家电包装、明信片、文具盒、现钞、证照的使用率越高,而型录、贴画、贴标、年历卡的使用率几乎为零(如图8所示)。


1.webp.jpg

图6   年轻人了解和熟悉印刷品的情况


2.webp.jpg

图7   年轻人对印刷品续存时间的认知

3.webp.jpg

图8   年轻人群对常用印刷品的喜好


在年轻人群中,男性更喜好的印刷品是图书、现钞、烟盒、药盒、饮品包装、商业广告和酒盒,更注重饮食、商务类的消费。而女性更倾向于便签、即时贴、化妆品包装和日化包装,更倾向于提高自我形象、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可见性别差异直接影响对印刷品的喜好(如图9所示)。

4.webp.jpg

图9   年轻人群性别对印刷品偏好的影响


从年轻人群了解印刷品的途径来看,年轻人群主要通过学校、宣传活动和快递三个渠道了解或熟悉印刷品(如图10所示)。其中26-29岁人群了解渠道主要是学校、宣传活动、家庭和快递,20-25岁人群主要是学校、宣传活动和商店,15-19岁人群主要是学校、宣传活动和旅游。


5.webp.jpg

图10   年轻人了解或熟悉印刷品的途径


从年轻人群了解印刷行业的途径来看,目前年轻人群了解和熟悉印刷业主要通过院校宣传和参观印刷企业,少许通过媒体报道及日常应用(如图11所示)。其中,90后人群偏爱参观印刷企业,95后人群倾向院校宣传和参观印刷企业,而00后人群更倾向院校宣传。强化新型、多样的宣传渠道是吸引年轻人投身印刷行业的重要抓手。


6.webp.jpg

图11   年轻人了解或熟悉印刷行业的途径


从年轻人对印刷企业的认识来看,尽管印刷行业与年轻人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但专业性强的印刷企业大多处于社会影响力弱和大众认知度低的状态。目前,绝大多数年轻人群对就业大环境认知程度和常识较缺失,普遍认知是工作竞争压力大、工作时长超限。认同印刷行业的存在与繁荣,会对年轻人具有一定吸引力。此外,年龄增加及社会阅历增长也会加深其对印刷行业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中重要性的认知,更客观、更合理地理解印刷工作岗位和技术相比其他行业的优势和机会,增强加入印刷行业的信心。


2.印刷行业认知分析
本调查从印刷重要性、印刷行业发展趋势、专业人才教育程度、印刷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以及印刷模式新技术重构5个方面来了解90后—00后人群对印刷行业的认知与理解。

在印刷重要性方面,90后—00后人群大多数认同印刷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图12所示)。90后人群中,认为印刷行业“非常重要”和“很重要”的均超过50%;95后人群对该两个选项的意向更高;00后人群中认为“重要”的占33.3%,22.2%选择其他,反映出千禧一代在思维方式和接触事物方面存在差异。


7.webp.jpg

图12   印刷在生活方面(上)、学习方面(下)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在印刷行业发展趋势方面,绝大多数年轻人对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表示乐观,并呈现出地区经济与文化越发达,乐观度越高的趋势(如图13所示)。其中,95后最乐观,63.76%受访者认为未来发展良好;00后较消极,20%认为会被新技术替代。


8.webp.jpg

图13   印刷发展趋势认知情况


在印刷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方面,受访者偏向认同印刷行业专业人才“本科”最多,其次为“大专”“硕士”,“技校-中专”最少。其中,00后更趋于选择高学历的本科及以上、90后更偏爱较低学历“大专”及“技校-中专”。不难看出,新技术环境下,制造业转型对专业人才提出更多的理论、工程和技术等复合要求。同时,受访者所处城市越大,社会经济越发达,对高学历层次的认知度越高(如图14所示)。同时,客观反映出中国印刷业都市化的特征,特别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成熟度成正比的关系,也反映出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对文化追求越高,对印刷品的使用率越高的特点。


9.webp.jpg

图14   专业人才受教育程度的认知情况与年龄的关系(上)、与地域的关系(下)


在印刷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方面,绝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印刷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是印刷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如图15所示)。其中,90后、00后主要认同“大部分融合”,95后主要认同较中庸的“融合”,基本不认同“完全融合”。同时,发达地区年轻人创新和潮流意识更强,对印刷与新媒体技术融合趋势的认知度更高。


10.webp.jpg

图15   印刷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认知情况


在印刷模式新技术重构方面,大多数年轻人认同采用新技术重构印刷传统模式和环境。其中,95后和00后对采用新技术重构印刷行业传统模式的认知更加积极,而90后更倾向于实用化的传统制造业模式,也反映出印刷行业只有融合新技术,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紧迫感。


3.投身印刷行业动机分析

本调查从年轻人择业期望、薪酬回报、薪酬机制、择业动机、发展机会、工作满意度、不利因素7个方面来剖析90后—00后人群投身印刷行业的动机,以找到吸引年轻人的最有效途径。


11.webp.jpg

图16   择业期望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在技术新环境和社会新模式的发展模式下,90后—00后的年轻人择业期望更加理性化和合理化,既强调个人成就感及自身创造力实现,也注重工作形态和薪酬回报(如图16所示),还考虑工作地域或城市类别(如图17所示)。其中,00后和90后对金钱渴望度最高,其次是“成就感”“创造力”和“刺激好玩”,而95后更在乎工作成就感。本专科年轻人更关注工作成就感和薪酬,高初中年轻人则追求高薪酬。印刷专业年轻人比非本专业年轻人更关注印刷行业技术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建设给自己带来的机会和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新岗位。同时,作为都市特征的印刷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及周边区域,在县乡村的较少,因其具有技术转型快、竞争活力大、比较薪酬好等特有优势,更有利于非城市或漂在“北上广深+江浙区域”年轻人的打拼和成功。


12.webp.jpg

图17   择业期望与所在地域的关系


薪酬回报是当今绝大多数人择业重点关注的要素,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人群的薪资期望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是否真正愿意投身这个行业。目前印刷行业专业人员90后和95后最高薪资期望为10k, 00后为5k-8k,也是三个年龄段中薪资宽容度最高的群体。普通员工90后、95后最愿意接受5k-7k的薪酬,00后既渴望15k高薪,也可承受7k低薪(如表1所示)。不同地域专业人才薪酬期望(如图18所示)。


13.webp.jpg

表1  年轻人总体薪酬期望与年龄及职位的关系


14.webp.jpg

图18   不同地域专业人员薪酬期望比较


当代年轻人注重公平,更倾向公平合理、付出与收入对等的薪资考核机制,喜欢自由的工作环境和高生产效率而非加班的工作状态。在计件工资、绩效考核、加班费、同岗同酬等多种薪酬机制中更偏爱“绩效考核”机制(如图19、图20所示)。


15.webp.jpg

图19   年轻人偏爱的薪资机制


16.webp.jpg

图20   期望不同类型印刷企业的薪资机制


目前,90后、95后、00后对印刷行业和其他制造业的择业关注度逐渐下降,在年龄和学识层次两个维度上,选择印刷行业可能性为50%~60%,显现出年轻人不愿从事印刷行业的现象,但本专科生尚有40%人群期望在印刷行业获得“成就感”和发展机会(如表2所示)。同时,也客观反映出低学历高初中人群更关注工作稳定、工作前景看好和可学技术,而高学历本专科生更关注专业技术和自身优势资源。即当代“高历低龄”年轻人择业时更关注“专业知识储备”而非“工作稳定”,印证了中国社会转型中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个人发展机遇。


17.webp.jpg

表2  选择印刷行业的可能性分析


目前,从年轻人选择印刷行业动机来看,主要因素一是中国印刷行业人才需求大,基础弱,整体水平不高,成功机会多。二是印刷始终应用当代先进技术,学习机会多,与先进行业同步。三是印刷行业有“文化传承、稳定、技术性强、薪水较高”等特点。但存在“企业小微、工作环境不良、未来机会少以及对个人发展不利”等问题(如图21所示)。


18.webp.jpg

图21   年轻人不愿投身印刷行业的主要因素


目前,年轻人十分注重个人发展前景及其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比薪酬条件下,不仅注重行业可持续性和工作环境,还关注行业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和智能化。在同等学历层次下,年龄越低对行业的可持续性以及个人成长发展前景的关注度越高。在同等年龄下,学历越高越重视自身发展前景,学历越低越衡量薪酬多少,反映出知识、见识和眼界造就人才层次,理性认知变无趣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如图22所示)。


19.webp.jpg

图22   不同年龄段及学识层次关注发展因素的比较

 

社会发展状态、工作及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当代印刷行业的年轻人群整体上具有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善于应对压力、排遣情绪、适应环境。从学历上看,多数低学历者认为自己“不幸福多于幸福”,而高学历者恰好相反,普遍认为“幸福多于不幸福”。初中学历的幸福感最低,显现出“知识和能力”可最大程度实现“幸福”(如图23所示)。从地域来看,无论大中城市,还是县城农村,多数年轻人基于各自理解,认为“幸福多于不幸福”,但大城市和乡村的年轻人“不幸福多于幸福”较高,反映出地域差异不是影响年轻人幸福感体验的主导因素,生存环境、竞争压力以及期望满足度则会直接影响年轻人的幸福指数(如图24所示)。


20.webp.jpg

图23   印刷从业者学历层次与幸福指数的关系


21.webp.jpg

图24   印刷从业者地域与幸福指数的关系


从印刷从业者工作满意度来看,满意度最高的是“工作稳定”,也是很多年轻人在高压、高竞争社会中选择印刷行业的共识(如图25所示)。年龄越小和学历越高的年轻人,越认为印刷行业同比“工作压力小”,是印刷行业吸引年轻人才的绝对优势(如图26所示)。


22.webp.jpg

图25   不同年龄的工作满意度比较


23.webp.jpg

图26   不同学历层次的工作满意度比较


目前,转型升级中的印刷行业存在一些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人群吸引的不利因素。“工作收入偏低”,特别是“低龄高历” 年轻人同比收入偏低,直接将年轻人推出印刷行业,且眼界开阔和专业能力较强的00后相较于95后、90后更注重自我价值变现以及更高劳动酬劳(如图27所示)。


24.webp.jpg

图27   印刷行业对吸引不同年龄(上)和学历(下)年轻人的不利因素比较


4.更换职业因素分析

中国印刷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使年轻人思想活跃,有更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不同学历和不同地域的年轻印刷人大多有过更换行业的想法。从学历来看,重新更换职业时,初中学历大都选择“服务业”,高中学历普遍选择“自主创业”,本专科学历依旧为“印刷包装行业”。低学历和低技术导致差环境和低收入不断固化,促使人员流动。而高学历和高技术导致的好环境和好收入,匹配印刷行业“工作稳定”“工作压力小”的优势,促使高学历印刷人才扎根印刷行业,特别是大型城市高学历印刷人绝对坚守“印刷包装行业”,而非热门的“IT行业”。此外,部分印刷人,特别是低龄高学历年轻人对“高竞争、强压力和高淘汰率”的IT行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如图28所示)。


26.webp.jpg

图28   不同学历和不同工作地域更换职业的比较


上一篇:快讯丨中国印工协第七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刚刚举行 下一篇:《如何吸引下一代进入印刷行业》 调研报告之一 返回上一页